返回顶部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技术文章 更多技术文章

[伤寒113方] 第十八方 麻黄汤

[复制链接]
古月道人Lv.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2 16:56:56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黄汤

方剂内容
出处:汉.伤寒论
[原文节选]
  •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
  •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之,宜麻黄汤。(《伤寒论》)
  •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伤寒论》)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须臾,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则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伤寒论》)
  •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论》)
  •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论》)
  •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
  •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麻黄汤主之。(《伤寒论》)


[方剂组成]
  •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伤寒杂病论)


[用法]
  •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适用症状]
  •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 本方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等四味药物所构成。麻黄与桂枝配合,则功能扩张血管,使血行旺盛而促使发汗,杏仁则协同麻黄而治喘咳;炙甘草与桂枝配合则有强心作用,而与麻黄配合则能发挥利尿的效能。
  • 本方的主药为麻黄。麻黄为发表和发散之剂,能疏解身体表面及上部的热和水;桂枝协同麻黄,顺行表气而发汗;杏仁则协同麻黄治喘息,并有顺行上部之水的作用;炙甘草调和诸药,协肋桂枝之力,缓和麻黄之发散,以免过猛。
  • 本方是治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剂,系用于太阳病的表热实症,无汗,脉浮紧为主要目标。本方有发汗与利尿之效,服用后,便会发汗,使诸症轻快,尿量增加,而告痊愈。本方的主药为麻黄,发散力极强,并有镇咳与驱水作用。麻桂合用,可扩张血管,旺盛血行,有促进发汗作用;麻杏合用,平喘治咳力特强;炙甘草调和诸药,用以缓和桂枝之辛燥,并防止麻黄过于发散。诸药同用,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着。


[注意事项]
  •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 若麻黄用到15g以上时,需要久煮至少两小时。
  • 有麻黄的处方不可超过晚上八点服药,否则容易造成失眠的情况。如果这样做还是有失眠的情况,请改成早午饭后服用即可。


[药解]
  • 麻黄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桂枝用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 杏仁的作用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综合分析]
18麻黄汤.png


登录后可查看完整内容: 请 登陆 或者 注册账号
古月仙居       由古月道人建立于2025年1月1日,本站存在的意义:其一是本人自我学习和复习的过程,其次也是为分享及弘扬医道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医道爱好者可以有一方学习交流的净土。
  • 官方手机版

  • 微 信 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