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爲 发表于 2025-1-19 01:22:05

第四章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络 12手少阳三焦经

第四章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络12手少阳三焦经
中医有个观念,只有观念正确,病就永远跑不出你的如来佛掌。肚脐以下称下焦,胸 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为三焦。上焦如雾,雾是很轻的非常干净,中 焦如沤,下焦如渎。所谓上焦如雾,就是因为小肠在这边,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的后方。当水经过小肠的加热,水气就因蒸发而到上面来了,所以上焦如雾。你哪天有 机会坐直升机飞到天上,捉片云下来检验,会完全没有病毒,这是干干净净的。我讲的是 正常人。三焦就是网络、网膜,它横跨肝胆脾胃,完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有了的时候,病人呈现的是“嗝”,就是打嗝。打嗝古人称“哕”。这症状不单单是讲“”(打嗝的 声音)。虽然此时东西还是可以吃,但表示中焦气快没了,三焦是阳,是阳气。这是很危 险的时候。下焦如渎,这是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的残渣的地方。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古字“焦”就是“膲”。《黄帝内经》认为,三焦是“决渎之 官,水道出焉”。水道是三焦在管。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那肚子腹水胀满满 的,这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所以一般行阳的手法,不管是指针手去推、或 下针或用药,阳气要顺的时候水就不会累积,这是水道在这个地方。在高空下,看到美洲、 大陆、台湾,这些地方水道到处密布,这个水道就是三焦,所以观念一定要有,观念要正确。三焦经有 23 个穴道。阳经多一个原穴出来。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应井荥俞经合上。
1.关冲穴   
当心包经的气血,走到中指头关冲穴的时候,就会顺着指头再绕回来到笫四指头,也 就是无名指的外侧。这是指甲,这是手掌的无名指,这是指甲边。在无名指指甲外侧的穴 道就是关冲穴。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属性就是金。井穴是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2.液门穴    
第二个穴道是液门。从井穴到这凸起来的两个骨头的后方,就是液门穴。在第四指掌 骨及第五指掌骨间,靠近这骨边,这个穴道叫液门。液门往后一寸叫中渚穴,在骨缝中间。 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荥穴,所以它属水。三焦经由于贯通全身,它是行阳,所以比如往来寒 热、忽冷忽热。因为它连贯脏和腑,脏有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有大小肠、胃、 胆、膀胱。它连接腑和脏还有沟通协调,这些就是靠很多焦来做的。所以,三焦当阴阳在 相抗争的时候,或内脏在抗争时候,因病想进到内脏,而内脏不让病进来,所以身体就忽 冷忽热。这些症状都可以在三焦经上面找到很好的穴道。
3.中渚穴    
第三个穴道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的俞穴 属木,所以是中渚穴,在夏至到冬至间,它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 包括眼科很多穴道,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眼科,在四肢上取穴,像眼生白内障,这都是油 网、焦膜的问题。它们是三焦经的虚症。像书上写手指不能屈伸,其实我们通常不扎这个穴。通常遇到严重的中风患者,从合 谷透到后溪。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如扭曲不行,用三间透劳宫去了。
4.阳池穴
再来是阳池,阳池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这个穴道称阳池穴。糖尿病, 分上消中消下消。从阳池穴可以透到大陵穴,是治疗糖尿病消渴很有名的穴道。一般在这 个穴道不灸,因为多汗。如果病人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 同样的,病人伤到阳池,就下对侧的解溪,采用对称治疗。
5.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外关的对面就是内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在 针刺的手法上,所谓通生死桥,讲的就是这里。什么叫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 烧的时候,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把针慢慢推到 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 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了。小孩子可以用单刺, 小 baby 不要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从外关左捻右捻,烧就退了,速度很快,这是通生 死桥的地方。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所谓三关的指针,用手指头来做。首先叫“开”,要开就要会关,叫开天河水。什么 叫开天河水?小孩发高烧,要问妈妈这小孩是男的女的。要先问一下!因为小孩子看起来 男女一样。妈妈回答这是儿子,问诊就结束了。什么叫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 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因为小 baby 的手很小,你指头就是这样摸,从阳经这样 推下来,那天河水就会从这出来,然后进入手掌内部。把天河水散了。再找心包经的间使 穴,只有按到它,一揉,天河水就散掉了。在散之前,要先做的手法,不要开完又散,散 完又开,这样病还在那,没有去掉。开天河水的目地,这是用指针。这指针就是不用真的 下针。所以,这一开天河水的时候,它就过来了,推几下就好了。最好的手法是让小孩子 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这指头往前推的时候,它的指头就会弓,不要让他变这样。让他指头弯起来,弓过来,其它指头还在后面。这是小 baby 弓过来以后,再把手指头放上 去,轻轻揉它。小孩子很好玩,不动它,它手就是捏着的,所以把它往前推。揉几下,烧 就退了,这刚好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一般指针上是男左女右,这是 一个最基本的手法。
第二种手法是用在比较重的症状,例如烧没有退。开了天河水以后要走这边,男孩子 有寒跟热。如果病在寒,有退寒的手法,小 baby 是男的,我们往上推!从三关开始。三关 有三个地方,食指、中指、无名指,所谓三关刚好是指头的三个关。在这个三个关的地方, 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顺着身体的方向推,这可去寒。反过来是热症,就往回推,这热 就去掉了。若这个小孩子来时,一看嘴唇是青的、脸色白的就是寒症。一看脸那么红,不 是好可爱而捏他脸,这是热症。一看小孩子桃子脸就是热症。热症的时候,天河水开了以 后,从三关这边往下,这是男孩子,寒症往内,这推三关是去寒去热。女孩子正好反过来, 妈妈说这是女儿。只要记得男的手法,女的倒过来就好了。中医很多东西。除了“悟”以外,还要想办法把它简化,所以男孩子往前推,往内关 的方向推,这是治寒,往指尖的方向推,是去热。因为小 baby 的指头比较小,可以把指 头三个都用到,一起往前推,那你推之前要先开天河水,揉一揉他的外关,往下拉几下, 气就到这边了。小孩子的气很强,这是开天河水。那推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散掉,不然它 气就一直在那边,按按间使穴,从掌的内侧到间使的地方,按到揉一下,天河水就散了。 这是小 baby 常常用的指针。耳轮:治小儿惊吓
有些儿科很好用,举个例子,这是小 baby 的嘴巴,这是耳朵,这耳朵外面一圈,称 之为耳轮。中医认为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的时候,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比 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那我们怎么知道小孩子是不是受到惊吓?小孩子常常会哭闹 不停,照顾小孩子时要有一点基本常识,看小孩子哭闹不停,就先摸他的尿布,摸他的衣 服,摸他的婴儿床,有时是回形针在里面,针在戳小孩子,他当然哭。所以要先确定他(她) 很舒服。小孩子晚上在惊叫叫很大声,就是受到惊吓。受到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那我们 怎么做?一般会用两个手指头,在小孩子的耳朵耳轮外侧这边,轻轻的揉,重量一样,当 揉耳朵的时候,小孩子就很安静了。揉得很久,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这小孩子开始笑, 就可以停下了。我把小 baby 眼睛画大一点。眼睛没有那么大的,这是外星人,是让你们比较好看的。 如果小孩子是眼睛是往上吊,黑珠子是往上吊的,那揉耳朵的时侯,将耳垂往下拉一点重 一点,它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如果看到小孩子 眼珠是这样,这眼睛斜那边的,或斜这个地方。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让 它回来。反之,如果在这边的话,拉这个耳朵,就是拉对侧。拉的时候,比较用力一点的 揉这个耳朵,眼珠子会回来。当眼珠子朝这的时候,在这边比较用力拉,他的眼珠子会自 己回(到正常)。这就是指针手法,用手指头来当针。这个动作是用两只手,按照这上面 的手法来做,叫双龙抢珠。中医很好玩,很多手法像武功的招术,这倒无所谓。不要名称 是双龙抢珠,结果手法却忘了。这是调整眼珠子的方法。临床上,遇到壮热、大寒的时候,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可以加重。一般从手看三 关,这是内侧的手,这三个指头有三关。三关正常是这样,如果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 头都是很好治的,那如果青筋或黑线在下面的指头的话,就非常难治,这是一种辨证法。还有一种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这 三关,如果是初症,刚开始出现有问题时是在风关,没有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会到 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看儿科的时候,常常把小孩子的手指头拉起来一看。横纹青筋在这边(风关),表示在表,到这(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 脏。这是我们诊断上的一种方式。
三种背痛诊治   
有的人背痛,痛在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如果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扎委 中,实证扎束骨。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病人有痛的时候,是 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外关的治症上,常常会配合临泣穴。讲到临泣再回头讲外关。中医的经络学分得很细, 西医坐骨神经痛是将这些合在一起,实际上所有的穴道,所有的辨证,取穴的方式都不同。 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穴。诸位知道原穴跟络穴,都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靠 近手腕这边,针下去时要病人不要乱动。比如,手张开的下针,针下完以后手一握拳,这 针就弯掉了。因为肌肉会拉扯到,所以要叫病人放松,针下去以后叫他不要动手指头,一 动就牵扯到这个针了。若那告诉他了,他还动,这是他自找的痛。但没有告诉他,就是你 的错了。所以要叫他不用动,叫病人手指头不要乱动。(书上卷八第 56 页)说,像实则肘 挛,手挛急,虚则手张开不能握拳,都可以用外关来治。
6. 支沟穴   
再来是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就是支沟。这个穴道叫支沟。身上有很多的地方用沟来 命名,比如人中又叫水沟,现在又来一个支沟。支沟穴在临床上,治疗便秘很好。支沟穴 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 便秘有分寒、热。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 难过,这是寒症。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肚子很胀,绞痛得很难 过。在针支沟、照海时,并无谓寒热,下针后,24 小时就排便了。支沟照海下去,可以 再下针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然后再 下关元、支沟、照海,那肯定会好的。这是加减法,你们自己可加减。支沟穴,所谓的开 沟渠,如人中、支沟,女人的阴道就是沟。有了这个观念,所以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 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
7.会宗穴   
8.三阳络   
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三焦经在 这弯了一下,这个穴道叫三阳络。穴道要先认得。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我们开天河水,退天河水。这只是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 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天河水不够用了!这时我们会用到经筋, 我们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过去的三阳络我们不扎针的,因为里面有动脉,因为古代针很粗,现在可以扎针,因 为针很细。针下去的时候,尽量避开动脉,摸到脉后在旁边下针,如果针下得很好,刚好 会下在脉旁边,这时会看到点头针,针会跳动。平常我们用指针,遇到小孩子发高烧、痉 挛了,你在推三关或天河水时力量若不够,这时我们用经筋。我们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 我们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这边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这时,男女不一样,往上推 去寒,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那女孩子反过来,男的往上,女的往下。寒一 定是往上抽,这个绷得很紧。男孩子往上,如果是热症的时候,就全身好像软掉一样,你 就往手掌的方向去推,这是去热。寒往身体走,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反过来。三阳络用的不多,我用外关支沟非常多。便秘的人来,你就下支沟照海,很好用。三 阳络的气脉很强,所以你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用。
9.四渎穴   
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这个骨头的阳侧,诸位知道穴位就好了,我们很少用。你要有这个观念,我们手朝这样看。这是大肠经,这是小肠经,中间就是三焦经。所 以病人如果痛,你一看,痛不在大肠经,也不在小肠,就是三焦经了。问“痛多久了?” 痛几天,那就是三焦经的实症。痛了四、五个星期,就是虚症,酸,那就是三焦经的母穴。 所以我们肩膀痛是循着经络去做的。不要书上说,曲池治肩膀痛,就所有的肩膀痛都扎曲 池。你运气好,遇到手阳明大肠经的痛,就去掉啦。若碰到三焦经的或小肠经的就去不掉。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穴位、经络的走向,这样肩膀痛,才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一般外面的书, 我看不懂,肩膀痛就取曲池,那只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而已。
10.天井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这个穴道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我们现在讲 的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在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 是三焦经的子穴。在夏至到冬至的时候,要下天井穴。天井穴怎么找?很常用。手弯起来, 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要手弯起来,这个手慢慢爬过来到关节后面,你一摸,在两个筋的 中间,那个凹洞就是天井穴。下针天井穴就下在两个筋的中间。这样下没有天井的。一定 要拱手取,要弯才能下针。一般是让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手是弯的,从这边这样下进去。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对称治疗时,如果一个病人来是因左边的膝盖头痛,那你可以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 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
11.清冷渊
你找到正位的天井穴后,从天井直上一寸就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是 不能梳头。病人告诉你,他怎么不能梳头了,就是三焦经的问题。还有一种症状很好玩, 病人用筷子夹菜,夹到嘴巴、这个筷子一闪,食物就掉了,这也是三焦经。一般这种治症 要不要治?不要治,吃饭就做他右边,(他会夹给你),美国人是用叉子,这是你自己喂我 的,不能怪我!看到这种症状就是属于三焦经,所以不能梳头,还有筷子碰不到嘴巴都是。 你们在实务上没有遇到过很难想象。真正在实务上你们都会遇到,病人会告诉你这个现象, 就是三焦经。你问多久了?三天是子穴,好几天、一个星期,母穴。但一般是子穴,他要 人家喂,夹到食物,但放不到嘴巴,筷子也一样,叉子也一样,反正就是放不进去。手臂 不能举,实际上来讲是手不能梳头。不能举是侧面,侧面这是手阳明大肠经。病人告诉你 手肘不能往后,往后搬不上去了,就是小肠经。清冷渊顾名思义,三焦是行阳的,在清冷 渊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12.消泺穴
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就是消泺,这个穴道我们很少用。
13.臑会穴
14.肩髎穴
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 肿瘤,我们都可在臑会上下针。臑会在消泺上五寸。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 个凹洞,这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 是三焦经的肩髎。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三寸,这就是臑会。所以怎么找都碰得到臑会。那 一般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是找天应。我们这个阿是穴跟一般的阿是不一样,他们阿是就扎“是”这里,我们不是。比如, 我们知道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淋巴结通通 属于三焦。我们在三焦经上找,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 地方。所以你知道经络这样走,你不一定要对着穴道上下针。而是找到天应,最痛的那一 点下针。对于淋巴结肿,临床上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通通可以使用的。所以 你只要知道一般腺体的问题,内分泌,通通是属于三焦。肩髎顾名思义,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通通可以用近取穴肩髎。所以,病人如果“我肩膀痛!”,你问“在哪里?”。那也不能怪病人!他说“在 那边!”。那边是哪边?是阳明经,或三焦经,或小肠经,还是大肠经。他只说“我这边 痛!”好!那就下三针,反正是你说的。若你觉得这个病人不错,问“你告诉我痛在哪, 你用手指头指给我看”,你就知道是三焦经了。遇到有的人讲不清楚,或跟你沟通是鸡同 鸭讲,这不是语言的问题,因为他不晓得分很多!我跟他讲,他还指不出来,那就算了! 因为后面还有病人等着,先下针再说。所以,你在实务上,遇到一样米养百种人。每一个 人下的穴道都不一样。你问他,他讲不出来,不要说“你非要告诉我哪痛,我才下针”, 不要那么固执,直接在三条经下针就可以了。
15.天髎穴   
16.天牖穴   
再来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这两个大筋外侧是天柱。这边还有一条大筋。大 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我们很少下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后面的地方都不灸的。
17.翳风穴   
然后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 这是翳风穴。一般西医来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所以白内障他们都在这治疗。 你下针的时候,可以看到骨头,我们的下颚骨,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我们下 得很浅,直针进去。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在治耳鸣耳聋,还有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 有的人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你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 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有的病人痛了四五年,很痛苦。还有牙医自己也跑 来找我,牙医也是人,他们只知道痛!
18.瘈脉穴   
把耳朵翻起来,耳朵盖着没有经络,要搬开看。我们把耳朵翻过来,这后面有个骨头, 这个骨头叫智慧骨。西医只知道后面有个智齿,把它拔掉。有人没有智齿,但智慧还是很 好,这跟智慧没有关系。这个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你用手去摸,摸到是平的或扁的, 这就是笨蛋。这次跟你们面试没有机会摸。你摸小朋友,这智慧骨很高很凸,越凸越高越 聪明,越平的越笨。脑筋不好,这没有关系,你人正,我们可以帮你启蒙。为什么要跟你 介绍这个骨?你沿着耳朵,有个病人来找你,说“我头痛”,那问那里痛,我这儿痛沿着耳 朵一圈。只要是沿着耳朵一圈,你马上就要想到是三焦经。那三焦经痛多久了?痛好几个 月,就下中渚,这是夏至到冬至。如果是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 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这耳后,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在急救的时候,耳朵翻开来看, 有很多青的鸡爪,这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你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 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放完血,人就会醒过来,这 也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这放,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 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从翳风这个穴道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朵中间这一 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所以,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以刺出血。在这里不下 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往上差不多一寸到二寸的距离。用度骨 法来找最好,因为每个耳朵不一样。
19.颅息穴   
跳过这个智慧骨,跳过这个大骨头上去,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所以颅息 跟瘈脉刚好隔一个智慧骨,叫做大骨头。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 耳朵后面的问题,你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你就 在上面点刺放血。因为你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 了,尤其是脑膜炎。
20.角孙穴
再来是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这个地方,是我们的角孙穴。在越靠眼睛 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里面像白内障、青内障。
21.丝竹空穴
再来是丝竹空。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在眉毛尾端是丝竹空,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 太阳。后面有个凹洞是太阳。在眼科我们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角膜炎,眼红肿。在 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你把耳朵拉起来,用三棱针刺破,再挤两滴血, 你不要上火罐,不要太过了。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了。你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 好,尤其是眼睛红肿。湿热的时候,你一放血,它就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这很 正常,因为里面有血堵着,有很多湿热,湿热的时候有很多病毒,你放了很多瘀血,新的 血就补过来并带来很多白血球,抗体一来,病就去了。把炎去掉,这很有道理,这是中医 采放血的方式。脸上的穴道我们一般都是禁灸,我们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 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睫毛 倒长西医用开刀很难过,放血就可以了。
21.5 眉棱点(奇穴,眉棱骨痛)
我们有一种叫眉棱骨痛。病人说“我头痛!”,问:“痛那里?”,在两眉中间,最常见 的就是胃痛,我们下针下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有人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 方的骨头上。我在这一条骨头上痛,就扎阴陵泉下一寸,阴陵泉在脚的内侧,介绍脾经的 时候有讲过阴陵泉。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 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我们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我们下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我们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我们下次会介绍胆经。 所以你们现在知道,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 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管他的,就下百会。知道我 的意思吧!还痛的话就下涌泉,下到他不敢再痛。手六筋与指针术再跟诸位详细的介绍一下手六筋。我用右手讲给你听,右手从上到下,可以看的很清 楚,这手掌有六根筋。这边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列缺,这条的筋经是管心和小肠。 在这两条筋的中间,就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筋的上面这条经管的是脾胃。心包筋的下面 管的是三焦,然后再下去是手少阴心经这边,阴郄通里灵道到神门,这边有个大筋,这个 筋是肾和膀胱,在这两条筋中间是管肺和大肠。除了昨天讲的,今天要补充一些。比如, 小孩子一生下来有黄疸,中医会在肝胆下手,轻轻的推它。小孩子手很嫩,轻轻的推,在 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你不要把他推到骨头断掉,因为小孩子骨头软, 不要下手太重,推到淤青都是太重了。你手上轻轻的沿着皮,不要去按它,要沿着皮往上 推,因为气在皮肤表面上,非常敏感。当小孩子吐奶,你就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 推的时候,大家知道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 中医指针分寒热,小 BABY 一抱到手上,一看脸是赤红色的,热。脸是青淡暗的,就是寒, 由这可以分的出来。小 BABY 小便不顺或是咳嗽,咳嗽就知道在这条筋经上面可以做。这条 经也可以治大小便的问题。所以,以此类推,马上就知道效果很好。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22.和髎穴
23.耳门穴
再来在三焦经上面,有最后两个穴道和髎和耳门。在耳前有一个骨缝,你手按在这, 嘴一张开来,就出现一条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 下面是听会。现在讲耳门,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眉毛后面这 个点,称之为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这边,这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在靠近耳门前,这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你摸有个动脉在跳,这就和髎穴。和髎穴在脉的下方,一般下针的时候,手摸上去,先用指甲把脉推开来,针就下去了。 你们千万不要按着脉下,按着脉下就直接扎到动脉上面,会造成淤青一块。像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所谓的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 聋,到底要取哪一个?临床上我们在做的时候,我是今天扎耳门,明天扎听宫,后天扎听 会。要轮刺,不要老是扎一个穴道,不要那么死脑筋,我偏要扎耳门不可,扎了皮肤都硬 成一块,扎太多针皮肤会硬成一块。我是采轮刺的方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耳朵旁 边,三焦经有很多穴道,到底那个穴道是最好的穴道?我是用指头去按它,指头按它的时 候,那点特别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痛点下针。因为很多穴道都很靠近,它的功能又 很雷同。你怎么去分?不要去分,用手去压,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头痛 也是这样做。和髎像书上写的,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一般我们治疗儿科耳朵 里面化脓出来是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我们用麝香、矾石。矾石过去使用白矾,最主要的 目的是能够防腐,麝香一点点就能通利九窍。这两个东西喷到耳朵或鼻子里面,我们可以 保持它的干燥,这是外用的。我们用下针的时候,小孩子采单刺,下针时要把嘴巴张开来, 不要让它嘴巴闭起来刺进去,否则骨头会把针夹住。耳门?像耳朵耳鸣啦,不管是蝉鸣或 各种耳鸣的声音都有,有的像鸟叫,有的像火车开过来的声音,所以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 其他临近的穴道,随机对症来取穴。这边汗比较多,一般都是禁灸,硬灸个水泡也不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章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络 12手少阳三焦经